《江西日报》(2018年1月26日 整版)刊发文章《踩下“加速踏板” 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成势》,原文如下:
踩下“加速踏板” 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成势
2017年,国内汽车行业增速仅3.04%,呈现微增长态势。与之相反,纯电动乘用车市场表现却一枝独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乘联会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总销量44.48万辆,同比增长82%。
2017年,江铃集团贡献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全年完成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23%,十年内翻了五倍;销售整车43.8万辆,同比增长7%,继续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两倍。其中,江铃纯电动汽车表现抢眼,销量达3.8万辆,同比增长144.4%,连续3年保持成倍增长,在全国纯电动汽车企业销量排名上升到第5位,比上一年度劲升2位。
走过70年发展历史的江铃集团,正以新能源汽车为支点,加快创新转型步伐,犹如一辆挂上前进挡的纯电动汽车,深深踩下了“加速踏板”。
寒冬腊月,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营销公司迎来了新一年最忙碌的时刻。
一方面,江铃集团首款纯电动SUVE400汽车即将预售,深耕市场渠道、优化经销商品牌形象等各项营销举措必须加快推进。作为江铃集团纯电动汽车领域性能指标最好的车型,E400续航里程超过250公里,市场定位已经延伸到了江浙、广东等地区的一线城市,承担了江铃集团纯电动汽车品牌向上的重任。可以预见,由全国超过500家经销商组成的强大销售网络,将在这款车投放的契机下乘势壮大。
另一方面,吃透产业政策,做好产品升级,完善营销策略,针对2018年度销量目标寻找扎实可行的实现路径,更是重中之重。2018年“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销售4.5万辆”、“全力以赴推动新能源车抢占高地”这些新目标已经写进了江铃集团职代会报告。
E400是一个新起点。成立三年,累计销量突破6万辆的江铃集团新能源公司视野放得更远:根据规划,未来五年,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将打造三大整车平台,开发十款全新车型,累计产品开发投入达50亿元,实现A00到A+级轿车、纯电动SUV和MPV车型全覆盖,形成较为完备的产品谱系,致力于2020年实现国内电动车市场份额超过10%的目标。
与此同时,江铃集团正在加紧研发两款瞄准新能源A级市场纯电动车产品,一款是以江铃股份公司SUV为基础研发的纯电动快换租赁网约汽车,另一款是以江铃控股公司刚刚上市的跨界SUV陆风逍遥为基础研发的纯电动车型,将极大扩展江铃集团新能源乘用车阵线,提升品牌形象。
乘用车和商用车并举,是江铃集团既定的战略方向。在加快推进纯电动乘用车发展的同时,江铃集团新能源商用车也展现良好势头。近日,在第12届影响中国客车业系列活动的评选中,江铃晶马福尊系列8.2米纯电动客车摘得“新能源客车客户满意奖”,这是江铃集团晶马汽车公司致力于打造新能源客车的最新行业认可。江铃晶马新能源客车的客户分布现已呈现多样化,气电混合动力和油电混合动力的客车抢滩公交和旅游市场、团体市场,成为国内有竞争力中型新能源客车产品。由江铃轻客车型开发的纯电动物流车去年年底正式批量交付给用户,最高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并以其丰富的配置、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电驱动系统和超高功率密度,受到市场青睐,目前正在积极与第三方物流开展合作洽谈。江铃纯电动卡车N800也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向市场。
2017年江铃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超前布局,同样备受瞩目。
10月28日,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新基地和工程研究院开工,项目总投入120亿元。其中,新基地规划面积1833亩,一期建设规模为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预计2019年下半年投产,二期扩建至年产30万辆;工程研究院占地约300亩,将按照建设成为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的目标进行规划设计。
正如江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天高在开工仪式上所说:新基地和工程研究院的开工,是江铃集团大力落实省、市政府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以担当和敢为精神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之举。
一路向南,距离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新基地40公里之外的江铃股份富山新能源汽车基地也在一个月后破土动工。这座占地面积达1500亩,预计项目及相关配套规划总投资128亿元的新基地,承载着江铃集团与福特汽车深化合作、共谱新篇的厚望和期待。
福特汽车亚太区制造副总裁陆思达在富山新基地开工当天表示,富山新基地的建立,意味着福特将与江铃股份携手合作,为中国的绿色、智能、数字化制造树立更高的标杆。未来将致力于把富山新能源汽车基地打造为继小蓝工厂后的又一个世界级的制造工厂,为江铃在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创造更多前所未有的机遇。
由此,江铃集团借力新能源汽车争当时代弄潮者的坚强信念更加坚定,为南昌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创造了条件。
继2016年成为全国第7家通过发改委资质审核企业后,2017年,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又成为第3家通过工信部资质全面审核的企业,并率先在行业内打通“焊装、涂装、总装及电池包”全产业链,具备纯电动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的完全自制能力。
技术积累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已经建立了完备的三电系统实验室,掌握了三电系统核心技术的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把视野放在了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制高点上。江铃集团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建成后将具备新能源整车及三电技术研发、智能网联技术研发、轻量化车身研发、试制试验、仿真分析及性能测试等能力。并将形成一整套跨学科领域的先进研发流程与体系,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艺专精的千人研发人才队伍。
富山新能源汽车基地的开工,也掀开了江铃汽车以“电动化+智能化”提升产品价值的崭新篇章。此前,在上海车展惊艳亮相的驭胜S330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与纯电动车型已经受到了行业的普遍关注。驭胜S330新能源车采用国内先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能够在多种驱动模式下平顺输出动力,并进行能量回收,续航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发动机启停技术,电机启动速度及纯电动模式下的续航里程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江铃驭胜新能源车型的技术表现标志着江铃股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突破。
江铃集团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技术储备已经初见成效。全国性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商地上铁,对N800纯电物流轻卡在完成独特测评后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在舒适性、操纵稳定性以及续航里程等方面赞誉有加,一次性下单超过50台。2018年1月16日,N800纯动电轻卡参加首届新能源汽车低温性能检测贯标及拉力赛,作为唯一参赛的商用车车型,在比赛中表现优秀,并评为最佳冷启动性能车型和最佳暖风性能车型。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是引领整个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江铃集团与同济大学合作,正在筹建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江铃股份公司也在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及通信标准化研究与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江铃版的车联网系统进入运用阶段,并在用户最为关心的四大领域,即沉浸式人工智能语音、个性化大数据导航、智慧出行娱乐、手机远程车控方面实现了阶段功能开发;江铃全新域虎皮卡车在国内率先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自身行动践行国家战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汽车行业前装市场得到更好的应用。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智能网联平台的建设,为共享出行提供了基础。在南昌,超过1000个充电桩遍布各类酒店、机场、停车场;在昆明、郴州,市民可通过手机终端预约江铃集团新能源共享汽车。2018年,已在全国投放超过2000台共享汽车的江铃集团新能源公司,还将陆续亮相三款智能网联车型,涵盖SUV、A0+等乘用车产品。越来越多江铃集团新能源换电式出租车、网约车将出现在大街小巷,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江铃集团已经搭建了新能源汽车协同平台,促进新能源产业创新突破和资源高效整合。越来越多的集团旗下整车及零部件子公司正在融入新能源车产业链,新能源车产业也正由多点开花向着全面进击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由江铃集团发起,联合江西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南昌市政府、赣江新区以及多家银行,共同设立的总规模200亿元的江西汽车产业基金,将为江铃集团加快搭建新能源、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研发及推广应用体系发挥积极作用。在“产融结合、一体两翼”的战略抓手下,江铃集团正围绕基金全盘统筹,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金计划。
2018年,江铃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响亮地提出了“年整车销量超50万辆,营业收入力争1000亿元”的新目标,同时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铺开新能源车产业大发展格局,大力落实江西省、南昌市政府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以大智慧、大魄力和大担当,拥抱变革、善谋实干,推动创新转型,成就崛起大势。